 一、到底什么是“私域”在探討私域流量的實際操作之前,品牌需要對“私域”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那么,究竟什么是“私域”呢? 有觀點認為,私域是品牌方掌握的用戶群體,這些用戶可以在品牌的運營、沉淀和變現中發揮重要作用。從各種營銷角度來看,私域能夠為品牌的GMV和口碑傳播創造巨大價值。 從數據角度來看,私域可以被視為品牌所擁有的消費者“數據資產”,包括消費者畫像、人群屬性、標簽等可用數據。這些數據是品牌所獨有的,可以持續應用,例如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觸達用戶,甚至可以與品牌的廣告投放對接,從而實現用戶數據的沉淀和流動。 此外,從流量獲取費用的角度來看,私域流量幾乎是免費的。品牌在天貓、京東等平臺上需要花費大量資金來獲取流量,而在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上,品牌可以免費觸達私域流量。 重要的是,私域并不是一次性收割用戶價值的過程,而是需要與用戶建立長期聯系和互動,以實現更多的留存、復購和品牌溢價。因此,建立私域體系不同于傳統的營銷方式,不需要不斷購買流量才能獲得銷售業績。 綜上所述,品牌對于“私域”的共同認知是:可以直接與消費者交互并且可以長期持續的地方,稱之為“私域”。  二、公域與私域的關系私域流量與公域流量相對存在,二者在流量屬性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公域流量指的是那些需要通過購買才能獲得的、一次性的流量來源,例如百度、淘寶、京東、拼多多、大眾點評、美團、餓了么、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等平臺。 而私域流量則是指品牌可以自主掌控的、可以反復使用的、且不會增加額外成本的流量來源,例如品牌自有APP、官網、小程序、公眾號、微信個人號、微信群、朋友圈、私信功能等。 一些品牌方認為,在探討私域和公域時,不能僅僅將購買產品的消費者視為私域用戶。品牌在進行營銷活動時,由于目的不同,所取得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例如,有些用戶雖然沒有進行消費,但通過關注品牌的公眾號,就已經進入了品牌的私域陣營。如果他們在朋友圈發布與品牌相關的信息,就是在利用自己的私域資源幫助品牌進行傳播。 從流量的掌控權角度來看,私域和公域的關系是相對存在的。此外,還存在一些“半私域”的情況,即在公域平臺上也存在一些私域屬性,例如淘寶群、抖音群等。這些平臺既可以通過購買獲得流量,也可以通過建立社群等方式實現私域運營。  三、“服務”在建立私域上有多重要做私域流量并不一定只是為了增加產品銷量。有時候,私域更多地被視為品牌直面服務用戶的一種手段。 以家電行業為例,該行業的消費者大多是一次性的,平均5年才會進行一次回購,即使做得很好的品牌,其復購率也只有15%左右。因此,整個行業面臨著拉新的挑戰。然而,也有一些家電企業做得非常好,它們的理念不僅僅是賣產品,更是注重服務和體驗。 對于已經消費的用戶,這些品牌會通過各種服務來觸達他們。例如,賣空氣凈化器的品牌會隔一段時間提醒消費者需要更換濾芯,甚至免費贈送濾芯,以此來加強與消費者的連接。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那些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品牌,在初創階段都是專注于扎實地服務一部分人群,而并沒有追求快速擴張或廣泛布局。因此,對于家電品牌來說,私域流量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增加銷量,更重要的是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和體驗來建立長期的品牌忠誠度。 四、CRM(客戶關系管理)算不算私域在討論私域的話題時,有人提到CRM(客戶關系管理)是否可以算作私域的一部分。雖然CRM在企業銷售中已經存在了十多年的時間,并在2010年后成為大中小型企業提高效益的熱門選擇,但傳統的CRM與私域流量存在明顯的區別。 傳統的CRM主要關注客戶的姓名、生日、電話、郵箱等基本信息,但品牌與客戶的交互通常是單向的,如通過電話或發送短信通知客戶,或者發送優惠券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短信的打開率已經下降到0.5%以下,而且許多智能手機用戶可以屏蔽營銷短信。 相比之下,私域流量更注重與客戶的雙向互動,通過了解和掌握客戶的喜好,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私域流量的運營需要更加精細化的客戶標簽和數據,以便更好地與客戶進行互動和溝通。 因此,雖然CRM和私域流量都是客戶關系管理的重要方面,但它們在數字化程度、客戶交互方式和數據顆粒度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嚴格來說,CRM不應被視為私域范疇的一部分。私域流量更加強調與客戶的雙向互動和個性化服務,而CRM則更多地關注客戶的基本信息和單向溝通。  五、私域的工具“企業微信”怎么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在做私域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工具呢?企業微信或者成為一種好的解決方案。 1. 企業微信有哪些優勢?自從微信封禁了一大批社群運營工具后,企業微信成為了微信內部唯一的合法運營工具。它為企業提供了一個連接內部和外部的渠道,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管理其客戶關系。 微信生態擁有超過10億的用戶,這意味著企業微信可以無障礙地接觸到龐大的潛在客戶群。通過企業微信,企業可以添加私人微信,單個員工的通訊錄好友數量可以達到50000人,并且支持擴容。 與個人微信相比,企業微信具有更多的操作權限和更低的被封號風險。它提供了自動通過好友驗證的功能,簡化了用戶添加流程。 在企業微信的幫助下,企業可以對社群進行統一管理,包括群活碼、客戶標簽和群防騷擾等功能。這些功能使企業能夠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過去,個人微信的運營中,人員流動會導致用戶信息流失。然而,企業微信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在線繼承和離職繼承等操作,確保企業能夠持續積累和保留其用戶資產。 品牌在實踐中發現,企業微信是實現私域運營的最佳工具之一。特別是在騰訊生態下進行交易的品牌,更應該利用企業微信來提升客戶關系管理和用戶體驗。在使用過程中,企業應不斷發現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案,以不斷優化其運營策略。  六、私域中的社群怎么做當我們談論品牌需要做私域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社群。然而,社群只是私域的一種表現形式,并不是唯一的途徑。 觀察市場趨勢,我們發現各種APP中都存在私域社群,其中最常見的是微信社群(特別是企業微信群)。除此之外,抖音、淘寶、美團等平臺上也都有社群的存在。這些社群是私域流量的主要承載地。 那么,如何在私域中建立有效的社群呢?在品牌方的交流中,我們發現很多社群最后變成了“死群”、“僵尸群”或“廣告群”,缺乏互動和活躍度。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些品牌采取了“分群制度”。他們基于用戶的興趣和需求進行劃分,將用戶分為不同的群體,并引導他們在社群中分享相關內容。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死群”現象的發生,因為社群的成員都是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產生互動和交流。 然而,有時候“死群”并不是一件壞事。對于某些用戶來說,他們可能不喜歡被頻繁打擾。當品牌在社群中分享優惠鏈接時,這些用戶可能會默默地下單購買。在這種情況下,“群”僅僅提供了一個交易的渠道,而不需要過多的互動。 總之,私域中的社群需要用心管理和維護。品牌需要根據用戶的興趣和需求進行劃分,并引導他們進行有意義的互動。同時,也要理解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有些用戶可能更喜歡安靜的交易環境。因此,在建立和維護社群時,品牌需要靈活應對,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和內容。  七、 私域運營中的“轉化率”怎么算在公域中,從曝光量、點擊量、激活量到最后的轉化率,每個環節都需要經過多重的衡量和評估。然而,在私域中,這些步驟被大大簡化了。品牌可以直接觸達用戶,從而縮短了從曝光到轉化的路徑。 許多品牌對私域運營中的轉化率非常重視。過去,品牌開設實體店時,主要關注自然進店的流量和交易。然而,自然進店的流量是不可控的,因此很難精確計算,導致最終轉化率也難以統計。 如今,隨著私域流量運營的興起,用戶的總數是可追蹤的,優惠活動是明確的,最終轉化率可以通過數據精確計算出來。這使得許多品牌對轉化率非常關注,甚至在消費者服務上產生滯后效應。 有些品牌認為,私域中的轉化率讓他們感到焦慮。他們認為,與其過分關注轉化率,不如將更多精力集中在產品和服務上。畢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是吸引和留住用戶的關鍵。因此,這些品牌選擇忘記轉化率這回事,更加專注于提供出色的產品和服務體驗。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希望能夠建立長期的用戶關系,從而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 八、不要刻意關注LTV(用戶生命周期價值)私域流量的運營可以直接提升企業的LTV(用戶生命周期價值)。LTV是指消費者在未來可能為企業帶來的收益總和,它反映了一個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和價值。 一個消費者的購買次數越多,說明他對該品牌的忠誠度越高,因此他的LTV也就越大。 那么,如何提升LTV呢?在私域流量池中,品牌商家可以多次免費觸達消費者,通過多種形式如內容、IP種草等,來增加用戶的復購價值和忠誠度。 有些品牌在分享中也提到了LTV的重要性。現在有許多新零售品牌非常關注LTV值,甚至有些企業創始人在融資談判中以LTV值的大小作為談判的依據。 然而,如果整體用戶盤子并不大,刻意關注LTV值可能沒有太大的意義。在私域流量運營的初期階段,更需要關注的是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戶,而不是過分關注LTV值的大小。只有當用戶規模達到一定水平時,提升LTV值才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九、為什么說私域是品牌人的最后機會私域流量的運營是品牌必須面對的迫切問題,甚至有品牌方認為這是品牌人的最后機會。以下是總結的三個主要理由: 首先,從流量平臺的角度來看,天貓、京東、快手、抖音等互聯網平臺擁有數億消費者,幾乎每家都在嘗試閉環運營。這意味著從流量到交易都將在這些平臺的內部完成。在這樣的背景下,私域流量的運營成為品牌突破這一閉環的重要途徑。 其次,如果品牌商不希望成為大品牌,那么只需要順應平臺規則進行運營即可。然而,這可能導致品牌最終淪為平臺的服務商,而無法真正獨立發展。 最后,過去在線下,品牌會與渠道商洽談貨架位置和數量。然而,隨著電商渠道的興起,特別是像抖音這樣的興趣電商平臺的出現,品牌推送產品的機會變得千人千面,每個人得到的產品推送機會都不同。這使得品牌失去了與消費者建立直接聯系的機會,因此私域流量的運營變得更加重要。  十、未來零售的發展模式是什么樣在互聯網發展的上半場,我們見證了流量的紅利期。在這個時期,只要順應潮流,即便是豬也能飛起來。然而,當我們步入下半場時,紅利逐漸消失,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留量時代”。 那些曾經依賴流量為王的零售品牌開始思考,如何通過私域運營實現新一輪的增長。許多新老品牌都在探尋未來零售的發展模式。在私享會上,有品牌方提出了一個觀點:未來的零售必然是個性化產品的解決方案,其中包含產品和服務。 對于零售品牌而言,私域運營是一種產品和服務的結合。私域可以是產品銷售的場所,也可以是品牌服務的延伸。那么,每個零售品牌都應該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能否做好私域運營?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考慮三個關鍵要素:掌握用戶數據、提供用戶連接和提供服務。掌握用戶數據是私域運營的基礎,只有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行為,才能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用戶連接則是建立與消費者的緊密聯系,通過各種方式與他們互動,增強品牌忠誠度。最后,提供服務則是確保消費者在私域中獲得滿意的體驗,從而促進復購和口碑傳播。 綜上所述,私域運營對于零售品牌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方向。掌握用戶數據、提供用戶連接和提供服務是成功的關鍵要素。只有真正做到這些,才能在“留量時代”中脫穎而出,實現持續的增長和發展。
|